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吸引超500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展现了我国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也表明国际社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共同愿望。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包容、畅通、全球化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国际社会的宝贵经验。随着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历史潮流,有力推动了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高效流通。在此过程中,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成本显著下降,人类社会实现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
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致力于通过与世界良性互动,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我国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世界工厂”以及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大量跨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享受中国发展红利,完善全球业务布局。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销往世界各地,助力各国生产经营,增进当地民生福祉。
我国是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受益者,也是维护者和探索者。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等挑战,我国立足完备的产业体系,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等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坚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公共产品属性,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作为全球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成为我国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又一重要举措。链博会聚焦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集中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将有力推动更多全球创新要素进入中国市场,促进全球范围内产业分工、资源配置、创新合作和成果共享。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同时,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现象阴霾不散,时有发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迎来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将同各国一道,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拓展经济全球化发展新空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编辑:房家梁】
福建三明深化移风易俗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
一张碳票当“嫁妆” 不送彩礼送“保障”
今年9月以来,三明市妇联“弘扬婚育文明新风、深化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如火如荼开展,大力倡扬新型婚育文化、良好和美家风,使婚俗文化与文明新风交织相融,让美好生活与文化民俗“双向奔赴”,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推动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落地见效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吴军华
伴随喜庆欢快的音乐,情景剧快板《彩礼少了幸福多 文明风尚润心田》、山歌《婚嫁新风进万家 移风易俗靠大家》《婚姻买卖成负担》、汉剧《连家嫁女新风尚》轮番精彩上演……
这场特别的演出来自福建省三明市妇联近日在大田县召开的全市“弘扬婚育文明新风、深化移风易俗”专项行动现场推进会,“明姐姐故事会”巾帼宣讲队深入人心的特色宣讲让现场洋溢着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
婚俗改革“带头走”,文明风尚“阔步行”。今年9月以来,三明市妇联“弘扬婚育文明新风、深化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如火如荼开展,大力倡扬新型婚育文化、良好和美家风,使婚俗文化与文明新风交织相融,让美好生活与文化民俗“双向奔赴”,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推动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落地见效。
婚事简办“低彩礼”,创新礼遇有关爱
“我们刚领了结婚证,县、镇领导就到家里来颁发‘百年好合’牌匾,还送来了健康保单。”大田县均溪镇福塘村的陈贺铭和郭兰青夫妇俩今年10月1日在家中小规模宴请亲朋举行婚礼,结婚彩礼为68333元。均溪镇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结合大田县妇联开展的“零彩礼”“低彩礼”奖励工作,为新娘的母亲申请了“康馨保”,并使其成为婚事简办“低彩礼”移风易俗示范家庭。
近年来,三明市妇联围绕农村基层移风易俗现状及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入户走访、摸排实情,日前制定了全市妇联系统弘扬婚育文明新风、深化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方案,对带头弘扬婚育新风、推进移风易俗的家庭典型创新推行“三个一”礼遇措施,即“一份婚育健康礼包、一份家庭关爱礼包、一份创业服务礼包”,并鼓励各县(市、区)根据本辖区实际,对礼遇清单进行补充细化,提供更具本地特色的礼遇措施,通过正向激励,变“推着群众走”为“群众带头走”。
喜把碳票当“嫁妆”,“暖家”品牌领风尚
一张碳票何以成为“嫁妆”?在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把碳票当“嫁妆”已并非新鲜事。近年来,常口村将移风易俗与生态文明相结合,村民将自家的林业碳票作为嫁妆送给女儿女婿,希望他们把守护绿水青山的接力棒代代相传。这一做法为治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问题找到了“新出路”。
常口村妇联还根据本地喝擂茶的风俗习惯,在村妇联执委家中建立“擂茶微家”,“见缝插针”地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庭院式宣传,推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新风尚深入人心。
据了解,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婚俗改革、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先后出台《三明市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三明市移风易俗“一县一专项”整治工作意见》。三明市妇联认真落实工作部署,加强与宣传部、文明办、农业农村局、民政局等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立足婚恋、婚育、婚姻、婚俗四个阶段,三明市妇联联动民政等部门,依托市县婚姻家庭辅导中心,通过护航系列化、辅导专业化、服务项目化,提升“婚恋交友、婚检婚育、婚姻辅导、婚俗改革”四位一体的立体化服务模式,打造婚姻家庭“暖家”示范品牌,全方位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三支队伍”走前列,因地制宜树典型
“开展弘扬文明婚育新风、深化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深化‘我为妇女群众办实事’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广大妇女的有效着力点和切入点。”三明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丁韵芳在弘扬文明婚育新风、深化移风易俗现场推进会上宣讲并开展全系统动员部署,要求各级妇联组织立足职能,发挥优势、联动力量,在弘扬婚育新风、深化移风易俗行动中同题作答、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共同答好移风易俗工作“新答卷”。
今年以来,三明市妇联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立体化、多层面的组织优势,以及妇联执委、女党员、巾帼志愿者覆盖广泛的队伍优势,形成党建引领、执委带动、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一方面,三明市妇联用好用活妇联执委(女党员)队伍、“明姐姐故事会”巾帼宣讲队、“近邻·爱心敲敲门”巾帼志愿服务队三支队伍,带头响应移风易俗号召、签订承诺书;创新通过快板、山歌、戏曲等形式,定期“组团走访”开展宣传宣讲;发挥市县乡村四级“近邻·爱心敲敲门”巾帼志愿服务队作用,推动婚育新风宣传进家庭。另一方面,三明市妇联用好一批阵地,依托市县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婚姻登记窗口等,挖掘朱子文化、居敬文化等本土文化资源,传承发扬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打造一批婚俗文化宣传阵地,推动“重礼金”回归“重礼仪”。 【编辑:房家梁】
联系人:注册彩票app下载教程
手机:15161880524
电话:0793-70754137
邮箱:70754137@3721.net
地址: 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圭峰镇